“老师,我能叫你‘康姐姐’吗?” 开学**天,初一(3)班的学生小声问康丽欣。这个刚走上讲台不久年轻班主任,笑着点头:“当然可以,以后有啥心事、有啥困难,都能跟‘姐姐’说。”
在左思学校“打造*负责任学校”的理念里,“责任”从来不是生硬的规矩,而是藏在“叫一声姐姐” 的亲近里,藏在为学生热汤药、找饭菜的细致里,藏在随时给家长发照片、拍视频的及时回应里。
作为初一(3)班的班主任,康丽欣老师或许没有几十年的教龄沉淀,却用年轻人**的活力与共情,把“负责任”三个字,变成了学生和家长都能感受到的温暖。
“邹文凯还没吃饭吗?”中午就餐时间,康丽欣发现角落里的男生只坐着不动,立刻放下刚端起的饭盆,快步走向食堂后厨。邹文凯是班里需要长期喝汤药的学生,早饭前、晚饭后各一次,家长特意叮嘱“忌口面食,尽量吃清淡”,可当天食堂的菜品多是面食搭配,孩子怕违反“忌口”,干脆坐在那饿着。
“哥,麻烦看看后厨还有啥适合孩子吃的?他不能吃面食,得吃点热乎的主食。”康丽欣找到食堂管理员,说明情况。不一会儿,管理员端出一大碗米饭,淋上肉酱:“这样清淡,孩子能吃。”她端着饭菜往教室走,路上遇到其他班学生,有人笑着问“康老师,饭量可以啊!这是你自己吃的吗?”,她笑着摆手:“是我们班孩子的,得让他吃饱饭。”
把饭菜递给邹文凯时,她特意说:“家长说了,偶尔接触一点面食没关系,别饿着自己,以后遇到这种情况,直接找‘姐姐’,咱们一起想办法。”看着孩子低头吃饭的样子,她又拿出手机给家长发消息:“文凯今天没吃到合适的饭菜,我在后厨给他找了米饭和肉酱,已经吃完了,放心~”
这不是她**次为学生的“小事”奔走。邹文凯每天早饭前要喝热汤药,可孩子性子慢,常赶不上食堂开饭时间,她就提前和食堂打好招呼,让同学帮忙把粥带回教室,“先喝药,再喝粥,胃里舒服”;班里有学生想让家长带饮料,她耐心解释 “饮料喝多了对身体不好”,还特意在家长群里统一说明,“咱们一起帮孩子养成好习惯”。
“孩子离开家,学校就是他们的‘第二个家’,‘负责任’就是让他们在这个家里不挨饿、不委屈。”康丽欣说,她总记得学校强调的“有爱的温度的教育”,而这份温度,就藏在给学生热药、找饭的这些小事里。
“上课要坐直,胳膊放在桌子上,腿不能随便晃”“回答问题要举手,不能打断老师和同学说话”——在初一(3)班的课堂上,康丽欣是严格的“康老师”,带着学生一起立下班级规矩;可下课铃一响,她就变成了能和学生聊到一起的“康姐姐”。
有学生课间趴在桌上闷闷不乐,她会拉着对方坐在走廊的长椅上,像朋友一样问“是不是想家了?”“和同学有小矛盾啦?”;看到学生在操场玩跳绳,她会主动加入,笑着说 “咱们比一比谁跳得多”。“我刚从学生时代过来,知道初一孩子刚到新环境,需要的不是‘高高在上’的老师,而是能懂他们的人。” 康丽欣说,这种“课上严、课下亲”的方式,让班级氛围很快变得融洽。
“年轻不是‘缺点’,而是我的‘资本’。” 康丽欣说,她有更多精力关注班级的每个细节。这种带着活力的细致,让初一(3)班的学生很快适应了初中生活。
“康老师,能给我看看孩子在寝室的样子吗?有点想他了。” 晚上8点多,康丽欣刚走出校门,就收到了家长的微信。她立刻转身回校,轻手轻脚走进学生寝室,拍下孩子们整理床铺的样子,发了段小视频:“您看,孩子正收拾东西呢,状态特别好,放心吧~”
在康丽欣看来,左思学校“打造*负责任的学校”,不仅要对学生负责,更要让家长“安心”。她给自己定了个规矩:每天在班级群里分享学生的日常——早晨拍一张 “晨读认真的小身影”,中午发一段“就餐时的热闹场景”,晚上传几张“寝室整理后的照片”;只要家长想和孩子通电话、视频,哪怕她已经下班,也会立刻赶回学校,“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,就得让他们随时能看到孩子的状态”。
开学初的家长会上,有家长担心“生物老师当班主任,会不会不如主科老师有经验”。康丽欣没有回避,而是坦诚地说:“我教生物,一周只有两节课,剩下的时间都能放在班级管理上;我年轻,可能经验不如老教师,但我有精力、有干劲,会把每个孩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,咱们班不一定能做到*优秀,但我一定让大家满意。”
这番话,她用行动兑现着。现在,家长群里说得*多的就是“有康老师在,我们放心”——这简单的六个字,是对她“负责任”*好的认可。
“大家看课本封面的大熊猫,知道它为什么喜欢吃竹子吗?” 生物课上,康丽欣拿着教材,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物入手,一点点引导他们走进生物的**。在她看来,生物是“*有意思的学科”,课本里的昆虫、哺乳动物、显微镜,都能成为吸引学生的“钥匙”。
“每个孩子都是一张崭新的白纸,不能只看成绩,得让他们找到自己的闪光点。”康丽欣说,她班里有学生特别会整理,就让对方当 “班级整理小能手”,负责每天检查课桌摆放;有学生性格内向,却字写得好看,她就把对方的作业当成“范本”在班里展示。“左思要‘负责任’地育人,就是让每个孩子都知道‘我有优点,我能行’。”
现在,初一(3)班的学生提起康丽欣,都会笑着说 “康姐姐比老师更像家人”;家长们说起她,总会赞一句 “这老师,真负责任”。这个年轻的“姐姐老师”,用给学生热汤药的细心、和学生做朋友的活力、对家长不打折扣的回应,把左思“打造*负责任学校” 的理念,变成了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温暖。
就像她说的:“我或许不是*有经验的班主任,但我会做*用心的‘康姐姐’,让每个孩子在左思都能吃饱饭、有朋友、敢发光——这就是我对‘负责任’的理解。”
左思文化
ZUOSI SCHOOL
办学理念:做影响一生、铭记一生的教育;为学生一生幸福和终身发展筑基
办学思路:文化理念立校、精细管理治校、课程体系强校、**特色名校、优质高出兴校
校训:对每位学生负责,让所有学生进步
育人目标:让优秀者更优秀,让平凡者不平凡;培养有远大理想、健康身心、优秀美德、良好习惯、较好才艺、较强能力的六有学子
教育特色:小班化精细教学、分层因材施教、全人发展培育
服务理念:做有温度的教育,办负责任的学校